原本影片打算用罗生门的手法来描述,赵梦对整个事情的经历和观点,赵梦父亲的角度,还有高明志的角度,但是这是全国首部揭露高考招生骗局的电影,本身的使命是要传达教育意义,普及和帮助更多普通考生,避免上当受骗。因为罗生门的叙事方法是三方面都可能是对的,可能是错的,各个角度有不同的看法,讨论和展示的更多是人性的东西。作为出品人,我们投资这部电影的初衷没有打算成为影视界的什么大咖,不是要什么艺术手法,而是直观明白的传达意思给大家。现在教育的情况就是很多基本常识都没被普及,还有每年那么多的学生被骗,我们要通过作品去传播,去做普及工作,不需要追求艺术境界高度。

《出路》影片中的考生父亲赵实,老婆之前因为工作事故去世了,留下一点赔偿款压箱底,本来是够赵梦勉强读大学的。但是高考失利的赵梦知道家庭经济情况,耳聋的父亲做点农活也赚不了多少钱,然后只能自己把梦想埋藏到心底,直接出去打工,因为没有技术只能去理发店当学徒,从洗头开始。但是父亲没有放弃赵梦,他还是希望孩子能有出息,能读大学,能完成她的高铁梦。后面机缘巧合下,遇到了招生宣传看到了高铁专业,其实也不算巧合,每年暑假到处都会有拉横幅宣传,集市和路边摆摊宣传等等各种方式的选择招生。

《出路》中赵梦的父亲赵实代表着天下最普通的最本质父母心-《出路》纪录片电影完整版-高考、中专生、大专生出路在哪?

赵实到城里找到女儿,想劝女儿回去读书,高考复读或者再想办法,刚好咨询到这边能招低分学生,还是铁路工作,包就业的读书,一次性解决两个难题。和普通天下父母一样,为了孩子的前途出路,不让孩子像自己这辈子这样辛苦,想让孩子以后能过上好日子,凡是读书就业的事情都是尽一切可能去做,哪怕全家举债也要供孩子上去。最后甚至还把老家房子抵押出去了,就为了凑够钱送孩子上去读书。付出了所有,但是遇到了丧尽天良的招生骗局,整个家庭跌入了谷底......

《出路》中赵梦的父亲赵实代表着天下最普通的最本质父母心-《出路》纪录片电影完整版-高考、中专生、大专生出路在哪?

剧情到了这里,作为出品人看剪片的时候镜头,都禁不住热泪盈眶,以前我们自己家也差不多是这样贫困,家里兄弟姐妹都要找出路,家里的经济来源唯一就是父亲起早贪黑的去干活,在我高三的那一年病倒了,住院到处借钱,卖掉田地治疗,最终家庭一贫如洗,依靠国家低保特困户的补助,每月有点米有点油或者几十块钱来维持生活。差点我自己也要放弃大学了,但是在全班师生的捐款和联名上书学校请求减免学费的情况下,我坚持下来了,考上大学,申请了助学贷款,加上勤工俭学,亲戚资助才把大学读完。

这个过程,父母为了孩子付出了所有,同时他们还觉得愧疚,他们会觉得没有能力供孩子上刚好的学校,没有能力指引孩子成长,没有能力去帮助孩子找工作.......父母的愧疚,让我们作为子女的更加愧疚。自己能做点什么让父母高兴呢,努力读书?努力工作?可是一路走来,并不是那么容易,因为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出路怎么走,一边摸索一边成长。

在我大学毕业后第三年的时候,又轮到母亲病倒,要化疗放疗,在这个过程中母亲第一反应能想到的是不要给我们添加负担,刚大学毕业没有成家没有立业,直接想放弃治疗,令人心痛......最终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母亲坚持下来,还好国家农村医疗保险报销了部分费用,相对来说只是困难一点生活,还不至于直接把全家逼上绝路。但是这个过程,给我的体验是无法表达的,这就是天下父母心,最爱自己的人。

《出路》中赵梦的父亲赵实代表着天下最普通的最本质父母心-《出路》纪录片电影完整版-高考、中专生、大专生出路在哪?

对于普通学生来说,父母没有足够的资本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,没有办法开拓视野去引领孩子的成长,孩子在成长过程碰壁也是没办法帮忙,更不用说寒门学子,寒门再低分数的群体,都尽力了,能抱怨什么?没办法。但是我看不过去,我想构建整套服务体系,从升学指导,到职业生涯规划方面,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引领。然后在大学毕业的这七八年里,只能边成长边努力,不可能空谈情怀就能做到的,投资电影《出路》就是我往前努力的一个步骤,希望看到文章的朋友,多多支持,去观影,转发让更多人看到。